您现在的位置:福安政协>> 文史资料>>正文内容
不朽的历史记录——国旗、国徽、国歌诞生纪实

发布时间:2020年12月07日

来源:中国政协文史馆


一、发布征集启事

   1949年6月15日,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。6月16日,周恩来主持召开筹备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。会议决定在常委会领导下设立六个工作小组。其中第六小组任务为草拟国旗、国徽、国歌、纪年、国都等方案,组长是我国著名教育家、中国民主促进会负责人马叙伦先生,副组长是北平军管会主任叶剑英,不久又增加沈雁冰(即茅盾)任副组长,组员有张奚若、田汉、郭沫若等16人。委任我为第六小组秘书。

   7月4日下午,第六小组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了第一次会议。决定:

   (一)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名义公开向全国人民发表启事,征集对国旗、国徽、国歌的意见和方案。

   (二)设立国旗、国徽图案评选委员会及国歌词、谱评选委员会,除组员分别参加外,并聘请部分专家为两个委员会的委员。

   征集启事经周恩来批示后,从7月15日到7月26日连续在《人民日报》等报刊登,国内其他各报、香港及海外各华侨报纸也都予以转载。


《征求国旗、国徽图案及国歌辞(词)谱启事》(草案)

   征集启事发出后,立即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。到8月20日为止,共收到国旗图案2992幅、国徽图案900幅、国歌词谱694首,意见书(未附图案或歌词)24封。

   投稿者有高级干部、将军、著名艺术家、学者,也有普通军人、工人、农民、学生等。投稿地区以东北、北平、上海为最多,遍及全国各个省、区,包括尚待解放的地区,还有一批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来稿。

二、筹备会初选方案

   8月5日,第六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,决定聘请徐悲鸿、梁思成、艾青为国旗、国徽图案评选委员会专家和顾问,聘请马思聪、吕骥、贺绿汀、姚锦新为国歌词、谱评选委员会专家和顾问。

   到9月14日,第六小组共召开全体会议四次,座谈会多次,经全体组员和专家们审阅、讨论,初步提出意见:

   第一,关于国歌。虽然应征稿中有关国歌的词谱较多,但大家感到并不满意,认为在短时间内创作出理想的国歌词谱是困难的。在最后几次的讨论会上,先后由刘良模、梁思成、张奚若等提议,以《义勇军进行曲》作为国歌,在应征来稿中,也有人提此建议。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由田汉作词,聂耳作曲,是电影《风云儿女》的主题曲,不仅是鼓舞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号角,而且有着长期的历史,大多数人都会唱。有人认为歌词中“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”应修改,但大多数人持相反观点,这样就引起对歌词是否需要修改的争论。后来这个问题报告了筹委会常委会,由大会主席团研究决定。

   第二,关于国旗。这是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,应征稿中国旗图案最多。经过反复讨论,将来稿大致分为四类并得出初步意见。为了在评选时不带偏见,周恩来指示我们,把选出的几十幅图案按类型编成一册,每幅图案编号但不写作者姓名,分别送给各委员审阅、挑选。